唐公祠,是利用原“先农祠”进行修葺改装而成的。大门用青砖砌成,呈一高两矮的牌坊式。两扇朱漆木质大门,门上钉一对圆形兽头吞口铜环。大门上端由邑人赵书瀚书写“唐公祠”三个大字,用水泥刊刻成匾。
进入大门是一块小空地,用方砖砌成一条一米五宽,通向内堂的走道。走道两旁栽有青秀碧绿整齐平胸的白腊。向右转是一堵洁白的粉墙,粉墙的正中设有一月宫门,跨进月宫门是三合土捶成的天井。两厢各两间耳房,每一间都是花窗漆门。
正堂三间金漆彩画,正间面壁是六扇雕刻着梅花的格子门,左右两间嵌着两道大花窗,窗下一米多高的踢脚板上,画有彩色的四季花卉。正间檐下两颗方形朱漆柱子,上面挂着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题赠的楹联,“抵御外侮壮志未酬先殉国;杀身成仁忠魂永镇中条山。”上方挂着块红底金字匾,是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题的“忠孝两全”。左间檐下挂有一块蓝底金字匾,是云贵监察使李根源题的“军人楷模”。右间前槽下一块黑底金字匾是第三军参谋长(后是云南省政府秘书长)朱景宣题的“滇军完人”。
进入内堂,正间是高齐屋顶的雕花神龛,内供雕有三龙朝圣的木质牌位,正中刻着“陆军上将唐淮源将军之灵位”。字和雕龙用赤金箔贴成,牌位前面供着国民政府指定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唐淮源将军半身戎装彩色瓷像,约一米高,安装在紫檀木架上。神龛外边摆一张长形兽腿雕花供桌,桌的两端呈书卷状,上摆祭祀用品。
神龛上方挂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赠的红底金字匾,上书:“浩然正气。”神龛两边的朱漆圆柱上,挂着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的一幅白底黑字楹联,“国土未复失壮士;碧血千载染中条,”左间檩上挂着蒋中正题赠唐母的红底金字匾“岳欧懿范。”右间檩上挂着何应钦为唐母题赠的黑底金字匾“芳徽风迈。”题赠楹联的还有考试院院长戴传贤,立法院院长孙科,陆军总长陈诚及唐淮源将军江川籍的同袍赵书瀚、王延龄等。这些题字、匾额、楹联,大部被毁,尚存部分已由县里收藏。
唐公祠内堂右间墙角还竖立着一块墨青石碑,是我国著名经学家刘文典教授撰写的“唐淮源将军庙碑”,录有唐将军生平事迹。此碑现存,为居民住房堆放杂物遮藏。
唐公祠落成后,江川党、政、军、学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前来唐公祠悼念。唐公祠连日香烟缭绕,红烛高照,人们面对唐将军遗像叩拜、默哀。唐将军亲属,生前友好,无不触景思亲,痛哭失声,沉浸在悲痛之中。有的手持香纸,焚于神龛下,有的双手捧着贡品,敬献于供桌上,嘴里念念有词,啧啧赞叹,默默祈祷。
悼念期间,江川县政府还办宴三天,款待前来悼念唐将军的党、政、军要员以及学校领导,各乡村士绅。还由省城请来了戏班演戏三天,以示对与阵地共存亡的名将—唐淮源将军的悼念和致敬。
1942年1月4日<云南日报>为悼念唐淮源和中条山战役阵亡将士曾发表社论<哀痛悼忠魂>,社论中说:“回忆五年来之战史,如中条山之能坚守四年之久者有几?能以寡敌众,在械劣、粮缺、弹乏险恶之条件下屡挫敌锋,数度实施反扫荡而均获成功者有几?高级将领能身先士卒,杀身成仁者又有几?……
(唐)将军等之死,实为国家之无上损失。将军为国之干城,抗战之支柱。国家损此干城,抗战失此支柱,将增加抗日之困难,平添战争之阻碍,吾人为国惜才,更难禁为之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