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RSS订阅

唐家人的

权威信息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物古迹 > 宗祠古墓

上丹唐氏祠堂

上丹唐氏祠堂.jpgcxK中华唐氏网

攀丹唐氏 名士迭出冠琼崖,“海外无双唐氏,天南第一攀丹”。这里的攀丹,说的是今天海口市府城的上丹村,而唐氏则是指在这里卜居的唐震、唐舟、唐胄这一支名震琼崖的书香望族。从南宋末年始祖公唐震渡海迁琼,七百多年间,累朝兴学的攀丹唐氏英才辈出,仅在明朝一代,就涌现出了6位进士,其中还有两对父子进士,至于族中的举人贡生,更是不胜枚举,科业之盛,冠绝琼崖。cxK中华唐氏网

让人意外的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攀丹唐氏的女眷们尽管不能像男人一样扬名科场,但自幼饱受诗书熏陶的她们,很好地继承了唐氏家族崇教重文的门风,在教育子女及诗文创作方面,创造了不凡的成就。攀丹古村,因进士联芳男豪女杰的唐氏一族而被人所识。cxK中华唐氏网

尽管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海南七大“传统村落”之一,但今天的上丹村已完全没有了“传统”的韵味。从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向左,路边一间紧挨一间的高层楼房给人一种明显的城中村印象。在路人的指引下,经过七拐八弯的穿行,记者终于在路边看到了一块上书“唐震、唐舟、唐胄故里”的巨石路标。古时的攀丹村,出人意料地深藏在一片水泥丛林中。cxK中华唐氏网

走过金碧辉煌的明昌祖庙之后,一座三进三间的古典式建筑有若“万绿丛中一点红”般醒目,这里便是攀丹唐氏在近年重新修葺的“唐氏大宗”祠堂。青砖灰瓦、古意盎然的祠堂在静静地述说着攀丹唐氏累朝衣冠蝉联的辉煌往事。cxK中华唐氏网

攀丹扬名因唐氏,而唐氏的成就则全赖于累朝兴学的根基。唐氏祠堂的第二进,是唐氏先祖手创并延续了数百年教泽的“西洲书院”,民国时期的海南文化名人王国宪为这座著名书院撰写了一幅长联:“特奏肇开基,九征辟六进士二解元十举人,累世相承,礼乐诗书光甲第;生才多蔚起,五名贤三儒林两孝友八循吏,联翩济美,文章气节振宗风。”尚未登堂入室,通过门联即已感受到这一书香门第厚重的文化底蕴。进入屋内,墙壁上高挂着多幅家族名人的画像,从南宋的唐震到明朝的进士唐舟、唐胄,再到清朝乾隆年间的唐缘进士,显赫的科甲荣光让人对这一家族的历史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cxK中华唐氏网

据资料介绍,南宋末年,由特奏名科出身的广西桂林府人唐震渡海任职,并最终在府城东厢的攀丹村落籍。定居伊始,唐震就置书数万卷,在此筑起西洲书院前身的“攀丹义学堂”。唐震的后裔继承和发扬了先祖兴学重教的传统,他们薪火相传,不但培养了家族的众多举人进士,如元代海南唯一的进士唐源澄、明代的唐舟、唐亮父子进士,唐胄、唐穆父子进士等。还为琼岛培养了王佐、海瑞等一大批人才。cxK中华唐氏网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评价明代官员的气节时,有过这样的小结:“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而海南因受贬官文化的影响,所出之士,气节尤甚。纵观攀丹唐氏的6位明朝进士,也大抵展现了这些时代及地域的特点。唐舟,宦海沉浮三十余年,所到之处,皆有清廉政声,以至于“致仕归里,无担米之储”。唐舟的品格也影响了儿子唐亮,这名进士出身的官员乐善好施,为官清廉,史志称其“有乃父之风”。唐绢,明成化年间进士,在任江苏省江阴县县令时,对违法者主张重训导,轻刑罚。御史因此诬奏其超越职权,独断专行,治理无力,主张将其贬谪。唐绢据理争辩,未能奏效,一怒之下竟然引刀自刎,幸而未死。当时江苏省武进县令熊羽中与唐绢是同年进士,得知这一消息,令人代唐绢写冤状投到南京都察院辩之,最终唐绢无罪复职。cxK中华唐氏网

在众多的唐门英杰中,唐胄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耿直的品格,著书育人的成就而被誉为比肩丘浚、海瑞的明代海南三贤之一。cxK中华唐氏网

唐胄,攀丹唐氏9世孙,幼年聪颖过人,博览经史,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27岁高中广东乡试亚元,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中进士,官至北京户部左侍郎。不久,唐胄因父丧归家守孝。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丧服期满,时值宦官刘瑾擅权,唐胄因此称病谢绝返京任职。刘瑾伏诛后,朝廷再次起用唐胄,但他又因目睹朝政腐败而心灰意冷,以家母年老,告乞回乡奉养。cxK中华唐氏网

唐胄罢官乡居期间,主要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继承唐氏重教兴学的传统,在故乡攀丹村创办了西洲书院,教书育人,造福乡里。第二,在表亲王佐所著《琼台外纪》的基础上,他广泛收集资料,写下了海南现存年代最早并备受后世史家推崇的一部地方史籍的《正德琼台志》。cxK中华唐氏网

嘉靖年间,唐胄复出任职。接着,唐胄为了维护朝廷法统,一如后来的海瑞一样,反对嘉靖皇帝将其生父入祀“明堂”,在这场著名的“大礼议”事件中,直言顶撞皇帝的唐胄被捕入狱。不久之后,因大赦而得出狱的唐胄在故乡病逝,最后安葬在陶公山的一处风水宝地上。明史《列传》里,称唐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乡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国史中的如此褒奖,足以让这名琼崖名士傲立于明代儒林。cxK中华唐氏网

在封建时代,科场扬名是男子的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子就与读书绝缘,在书香望族里成长生活的女子,往往也能近朱者赤,沾染上优良的乐教传统。在唐氏大宗祠堂内,有关攀丹女杰的内容也有一些记述,比如贤妇教子、妇人题诗……攀丹唐氏的女眷们,在继承先祖读书业儒的传统。cxK中华唐氏网

唐朝选,明代海南名人王佐的母亲,攀丹唐氏七世孙、举人唐瑶的女儿。据王佐《先母行状》的描述,唐朝选年幼时,就被送往曾任学正的外祖父家生活,生性警敏的唐朝选,在与外祖父家里的学童们旁听讲学的时候,往往能默默记下,并能明白所授内容的大意,外祖父一家的长辈,对此也感到十分惊奇。限于封建礼制,唐朝选尽管未能正式入学受教,但对历代的典故,却也能有所知晓。cxK中华唐氏网

唐朝选嫁给王佐的父亲、抚黎士舍官王原恺之后,在王佐七岁那年,由于王原恺去世,知书识礼的唐朝选独自当起了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她“延师于塾,教以诗书”,到王佐年龄稍长时,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师,即使是远在百里开外,她也会让王佐前往受教。而当王佐回家省亲,或者是学习有所怠慢的时候,唐朝选则郁闷难食。再后来,唐朝选索性将王佐带回攀丹娘家,拜叔父唐舟及丘浚为师。经过两位名师的指点,王佐学问大增,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cxK中华唐氏网

王佐成名乃至退职回乡之后,对母亲的教诲之恩始终铭记于心。认为母亲“勉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事,以证古人贤”的教导,是其能“统正统丁卯科乡荐,卒业太学”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名攀丹女儿,成就了一位留名千古的海南名贤。cxK中华唐氏网

另一位攀丹女杰,是唐家儿媳冯银。冯银出生于那邕都(今府城那央村一带)的一个诗书世家,尚在襁褓中牙牙学语的时候,父亲教以诗书,小冯银即能全篇背诵。史料称,冯银自幼嗜诗,得到父亲的指点,诗歌素质造诣颇深。长大后的冯银擅文识史而又谨守礼法,是公认的淑女之范。当得知自己将嫁给攀丹诗书世家、唐氏9世孙唐继祖为妻时,冯银满心欢喜地说:“是族风教可人,吾归得所矣”。cxK中华唐氏网

明末海南进士陈是集编著的《溟南诗选》,共收集评点海南宋、明二代三十名诗人的作品,冯银的《暮春》《题画》《咏蝉》和《夏日》四首诗歌入选其中,成为海南古代为数不多有作品存世的女诗人。王佐在为冯银撰写的《冯氏墓志》中,除了褒扬其遵守家法、孝顺家婆和睦妯娌的品德,同时对冯银的诗歌成就亦不吝于赞叹。王佐以冯银为父亲所撰的挽联“三春花木空青翠;千载松楸自绿阴”为例,认为此联行文从容而涵蓄,余音不尽,有诗人风雅。王佐并为冯银的妇女身份感到惋惜,“惜乎!不幸为女子,莫自彰显于世也。”在这篇墓志的最后,王佐还评价冯银之才足以媲美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位女诗人的卫庄姜。cxK中华唐氏网

无独有偶,在《溟南诗选》留名的另一位女诗人,正是冯银的姑姑、丘浚的夫人唐氏。丘夫人是攀丹进士唐舟之女。攀丹唐氏,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媳,在文才及教子方面的成就,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cxK中华唐氏网

记者手记 攀丹胜景唯剩竹根泉cxK中华唐氏网

从唐氏大宗祠堂走出,举目四望,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正将曾经的攀丹古村紧紧包围。那些古书中记载的攀丹胜景--见证了攀丹唐氏科甲联芳累朝衣冠的牌坊林、雅士云集竞相吟咏的榕岗,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已经踪迹不再。cxK中华唐氏网

记者来到攀丹村口的小卖部,与正在忙碌的老板娘攀谈,她告诉记者,目前在村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外来人口,本村的唐氏族人,大部分已经搬出。只有在特定的祭祖之日,他们才会聚集在一起。而村里的老房子,近年来也是越拆越少。cxK中华唐氏网

在村口边上,记者发现了一口古井,围成圆形的井栏上,嵌有一块刻着“竹根泉”的石碑。在充斥着现代气息的上丹村,这口由攀丹名士唐胄在卸职隐居时所挖的古井,成为了攀丹村仅存的历史遗迹。在村容不古、族人四出的当下,这眼古泉仍在地灵人杰的古村里默默守候。cxK中华唐氏网

从古井里倒映着天空的水面上,我们似乎能看到唐氏英豪的身姿--君子坦荡荡的唐舟、刚烈正直的唐绢以及埋头著书的唐胄,还有那些读书教子不让须眉的唐门女杰。cxK中华唐氏网

文章导航条
  • 分享到:
  • 分享功能关闭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中华唐氏网官方微博

中华唐氏网

欢迎关注我们公众微信二维码

图片新闻

网站基金明细

更多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chinatangclub`.`pre_forum_thread` where fid=6 and typeid=20 ORDER BY `pre_forum_thread`.`tid` DESC limit 11

点击排行

更多 >> 

网站简介 | 发展历程 | 联系我们 | 广告招商 | 发展及慈善基金 | 我要投稿

地址:中国 四川 成都. 站长:唐勇 客服QQ:83699863 . 交流群:41675566 投稿邮箱:service@cntang.org

Copyright © 2006-2015 中华唐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05000303号-1

本网声明: 内容源于网络及各宗亲投稿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无意中涉及侵权或含有非法 不健康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改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