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史料,天下唐氏源自黄帝轩辕氏之后;其宗脉来源主要两支:一是圣君唐尧之后代,二是周成王胞弟唐叔虞之后裔;穷流溯源,均为同根异枝。上溯周剪桐封,荣耀显极、贤豪踵起;下至各朝吾祖若公,科甲蝉联、群星灿烂;名臣名相之士人才辈出、史不绝书;保家卫国之帅才武将层出不穷、比比皆是;文人奇才出类拔卒、名传后世。吾祖丰功伟绩,皆有名臣编诸史之。
少典—炎帝、黄帝,黄帝—玄器、昌意,玄器—蟜极,蟜极—帝喾(高辛氏),帝喾—弃(后稷)、尧(晋阳郡)、契、挚,后稷—不窋,不窋—鞠,鞠—公刘,公刘—庆节,庆节—皇仆,皇仆—差弗,差弗—毁隃,毁隃—公非,公非—高圉,高圉—亚圉,亚圉—公叔祖类,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太伯、虞仲、季历,季历—昌(周文王)、虢仲、虢叔,昌—发(周武王),发—成王(剪桐封为圭赐姓昌姬)、叔虞(晋昌郡),叔虞—燮(晋侯),燮—宁族(武侯),宁族—服人(成侯),服人—福(厉侯),福—宜臼(靖侯),宜臼—司徒(厘侯),司徒—静(宣王),静—籍(献侯),籍—弗生(穆侯)、殇叔,弗生—仇(文侯)、成师,仇—伯(昭侯),伯—鱓(庄伯),鱓—平(孝侯),平—郄(鄂侯),郄—光(哀侯),光—小子(小子侯),小子—缗(晋侯),缗—称(武公),称—诡诸(献公),诡诸—申生、重耳、夷吾(惠公)、奚齐、卓子,夷吾—圉(怀公),圉—重耳(文公),重耳—欢(襄公),欢—夷皋(灵公),夷皋—黑臀(成公),黑臀—据(景公),据—寿曼(厉公),寿曼—周(悼公),周—彪(平公),彪—夷(昭公),夷—去疾(顷公),去疾—午(定公),午—凿(出公),凿—骄(懿公),骄—柳(幽公),柳—止(烈公),止—颀(孝公志青)。
鼻祖静公,孝公之子,周安王十六年乙未至二十六年乙巳三晋共废其君为庶人而分其地,奔居东都即:今河南钟鼓楼前排楼下居焉。故为河南唐氏开元之祖,郡晋昌此晋昌之由来也。
靖公长子仲方(2代)
方公长子贤(3代)
贤公长子尾生(4代)
尾公长子至康(5代)
康公三子蒙(6代),汉武帝元光五年拜中朗将,始修晋图
蒙公三子子亮(7代),汉元凤五年封金华候
亮公次子文良(8代)
良公长子公隆(9代)
隆公长子材(10代)
材公次子九灵(11代)
灵公次子魁熊(12代)
熊公三子乡善(13代)
善公长子本夔(14代)
本公三子友良(15代)
友良次子丰武(16代)
武公五子天宁(17代)
天宁长子廷乔(18代)
廷乔长子文光(19代)
文光长子朝源(20代)
朝源长子敷仁(21代)
敷仁次子景周(22代)
景周次子表(23代)
表公次子子洋(24代)
子洋三子季(25代)
季公次子晋珊(26代)
晋珊长子定乔(27代)
定乔四字启俊(28代)
启俊长子质端(29代)
质端长子高(30代)
高公长子汉忠(31代)
汉忠长子祖隆(32代)
祖隆五子显义(33代)
显义三子汝端(34代)
汝端次子高鸾(35代)
高鸾三子仁乾(36代)
仁乾长子克忠(37代)
克忠四子光宵(38代)
光宵五子嘉宸(39代)
嘉宸次子崇介(40代)
崇介次子元文(41代)
元文次子世英(42代)
世英长子洪宽(43代)
洪宽长子忠靖(44代)
忠靖三子禹(45代)
禹公三子广逵(46代)
广逵次子材熊(47代)
材熊次子正珠(48代)
正珠长子邦文(49代)
邦文次子荛景(50代)
荛景长子良朋(51代)
良朋四子友鹏(52代)
友鹏次子正(53代)
正公长子问叔(54代)
问叔三子介元(55代)
介元次子华(56代,封梁候,又封申国公)
华公长子元佐(57代)
元佐长子拱(58代),漳州唐氏鼻祖
拱公次子介(59代),配吕氏,生子二:淑问、义问,继配张氏,生子四:待问、之问、嘉问、试问。淑问后裔居(酃)县,试问后裔居金陵四排楼,义问后裔居江西吉安庐陵,待问后裔居衡永,嘉问后裔居郴州桂阳,之问后裔居广西桂林兴安。
质肃公长子淑问(60代),字士宪。第进士擢监察御史,官历十三任。以左谏司政仕,配张氏生五子:尧道、尧德、尧仁、尧华、尧封。
淑问五子尧封(61代),登进士第,任御史。配秦氏、黄氏、蒋氏。共生十四子:生仲友、仲仁、仲义、仲礼、仲智、仲信、仲慈、仲惠、仲温、仲良、仲恭、仲俭、仲让、仲敬。
尧封长子仲友(62代),字辅仁,职任江西提刑,隶南昌,转徙建昌新城毛坪鹅颈头。曾增断《资治通鉴》,着有《皇极经世图谱》、《两汉精义》等书。生三子:公夔、季夔、孙夔。
仲友长子公夔(63代),字乡广,于淳熙九年壬寅续修晋图。生均壹、晋二;均壹生运元、润元。
吾祖均壹之后裔为:
公夔长子均壹(1代)、次子晋二
均壹长子运元(2代)、次子闰元
运元长子道二、次子明五、三子隆三(3代)、四子本四
隆三长子修德、次子修礼(4代)
修礼长子思通(5代)、次子思聪
思通长子德明(6代)、次子德辉、三子德广、四子德盛
德明之子汝积(7代)
汝积长子孙祖、次子隆祖、三子仁祖(8代)、四子荣祖
仁祖长子道黼、次子道黻(9代)
道黻长子宗通、次子宗达、三子宗遥(10代)、四子宗远、五子宗显、六子宗昂
宗遥之子均俊(11代)
均俊长子志高(12代)、次子志隆、三子志仁、四子志德、五子志胜
志高长子海斋(13代)、次子澄斋、三子泳斋
海斋长子以能、次子唐锦即:以常、三子以容(14代)
以容之子爵斋(15代)
爵斋之子仕贤(16代)
仕贤之子大魁(17代)
大魁之子奉友(18代)
奉友长子习夫(19代)、次子习政、三子习赛
习夫之子一鳌(20代)
一鳌之子承瑜(21代)
承瑜长子朝俊、次子朝佐(22代)
朝佐长子文颀即:淑菴、次子文灏即:而菴、三子文顺即:禹菴(23代)、四子文显即:举菴
文顺长子武湘即:学玉(24代),与次子武运即:湘来、三子武政即:若宰为胞弟,于清雍正己酉年七月二十九日生,配黄氏祖母(于清雍正丁未七月二十四日生);并在田庄巷口生国任(7岁)、国盛(5岁),后因家事独自迁徙四川(地址不详)
武湘长子国任即:秀武、次子国盛即:秀明(25代)
国盛长子正仁即:华千、次子正义即:礼千、三子正礼即:仪千、四子正信即:行千(26代)
正信长子泰玕即:清元(27代)、次子泰瑞即:有元
泰玕长子守科即:长生、次子守甲即:咸珍(28代)、三子守蝉即:卓亮、四子守联即:权珍
守甲长子法日即:汉和、次子法月即:深和、三子或守联嗣子法星即:洪和(29代)
法星长子尊正、次子尊玉、三子尊三、四子尊玺(30代)、五子尊法
尊玺之子天辉、之女天嫔、天玲、天琼(31代)
天辉之女爵冉、之子爵睿、爵智(32代)....
湖南先祖世系:
1乾元:我氏谱之鼻祖,山东人氏,娶赵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一子坤泰。
2坤泰:北京人氏,娶孙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一子肃质。
3肃质:任唐太宗殿中侍御史,娶孔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一子宏道。
4宏道:任唐太宗举配,娶孟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二子广送、广受。
5广送:宏道长子,任唐太宗世进士配杨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
广受:宏道次子,任唐太宗世举人配王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二子镇抚。
6镇抚:北京人氏,配匡氏,二祖同葬于北京龙凤山。生一子国顺,名朝桂。
7国顺:陕西人氏,四代迁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民氏后迁湖北配叶氏,二祖同葬于陕西凤凰山。生二子正宗、正礼。
8正宗:国顺长子,陕西人氏,文进士,配杨氏,二祖同葬于陕西凤凰坪。生二子荣传、荣光。
正礼:国顺次子,陕西人氏,举人,配伍氏,二祖同葬于陕西凤凰山。生一子书臣。
9书圣:正宗长子,名荣传,配马氏,二老同葬同前,生二子诗风、诗才。
书臣:正礼之子,名荣光,陕西人氏,为武举,配石氏,二老同葬陕西凤凰坪。生一子诗立。
10诗风:书圣长子,名洪,陕西人氏,娶史氏,二老同葬陕西凤凰坪。生一子,子芳。
11唐介:诗风之子,字子芳,八渠湖北荆州府江陵县人氏,生于宋建隆元年,庚申岁科举进士,宋神宗参政知事,与王安石同朝参政。夫人龚、赵、吴三氏,四祖同葬湖北江陵县东门向阳坪龙形。生四子,信、忠、智、仁。
12道智:介祖三子,娶胡氏,葬湖北江陵县东门向阳坪龙形。生二子,惟元、惟先。
13惟元:道智长子娶林氏安氏,生四子,琏、章、圭、瑚。
之琏:惟元长子,娶金氏朱氏,由湖北江陵迁广西桂林全州兴安县富贵江落籍。生三子,信、俊、杰。
14唐信:之琏长子,娶许氏,生四子,忠、懋、惠、民。
15士忠:唐信长子,配吴氏,生三子,则、列、志。
16唐则:士忠长子,宋朝进士,娶林氏,生二子,叔夏、叔献。
17叔献:唐则次子,宋朝进士,娶姜氏,生二子,进暹、进熹。
18进暹:叔献长子,娶吴盛氏,生时伟、时俊。
进熹:叔献次子,生二子,时愈、时明。
19时愈、时明、时伟、时俊此四公分东南西北唐之始也,史称老四门唐。(一说此四公皆进暹公之子,待考证)
20禹玉:时俊之子,生一子宗说。
21宗说:禹玉之子,生二子荣伯、贤伯。
22荣伯:宗说长子,生一子明卿。
23明卿、寿卿、宜卿、敬卿又分东南西北唐,史称新四门。
明卿:荣伯之子,新四门西唐始祖。
寿卿:贤伯长子,新四门东唐始祖。
宜卿:贤伯次子,新四门北唐始祖。
敬卿:贤伯三子,新四门南唐始祖。南唐人丁最盛。
上一篇:湖北省钟祥市唐氏新世系派谱
下一篇:历史上的唐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