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崧(1841-1903)
一、唐景崧生平故事略说
唐景崧,字维卿,也写作薇卿,祖籍湖南东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生于广西省桂林府灌阳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病死于广州,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桂林和上海,享年62岁。
唐景崧能读书,会读书,成绩拔尖。咸丰十一年(1861年)刚刚20岁即中乡试解元,四年后,同治四年(1865年)24岁,就进士及第了。他有两个弟弟,后来也相继中了进士,三兄弟同为进士,并先后入翰林院,一时传为美谈,有“同胞三翰林”赞誉。或许唐氏一族发迹于灌阳,从此走向中华,故后人只津津乐道唐景崧是广西灌阳人,其湖南祖籍倒不常被提起了。
然而,年轻时的唐景崧很不得志,在京城吏部做个打杂的小官,冷板凳一坐就18年,不惑之年还没达到心中希冀的显贵,甚至不无穷愁潦倒之嫌,世间流传唐景崧夫妇只有一条裤子,一人外出,另一人则裹被在床,羞于见人。朝中家乡名流、临桂词派领衔人物王鹏运曾戏言曰:“若知唐薇卿乎,仅余一裤矣!”可见,当庭人士无不知晓唐景崧怀才不遇,郁闷寡欢,难于言表的寒酸窘样。
光绪八年(1882年),法越生事,接着中法战争爆发,做为熟悉广西当地语言和风俗民情的小京官,敏锐的唐景崧逮住了机遇,请缨自荐,为朝廷首肯,得以施展抱负。当初,唐景崧被派在晚清大臣云南巡抚岑毓英麾下当差,他先说服清末军事名将刘永福采纳他的战争谋略,继而奔走、协调于清军、越军和黑旗军之间,一同抗击法国入侵者,有功勋,被朝廷先后赏赐“四品衔”和“五品卿衔”,随之得两广总督张之洞赏识,受命募勇四营,从而执掌了一支军队——“广东景字营”进入越南,和刘永福黑旗军、冯子材粤军协同作战,打了几个胜仗。十一年(1885年)晋升为二品官员,加赏花翎,赐号“霍伽春巴鲁图”,后来又被命为福建台湾道台,到十七年( 1891年) 升为台湾布政使。二十年(1894年),台湾原任巡抚邵友濂调回湖南,唐景崧得以升任台湾巡抚,真正成了一方霸主,颇有大器晚成之势矣。
可惜好景不长,甲午中日海战爆发,清军惨败。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决意将台湾割给日本,导致台湾沦丧。处于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唐景崧竟然将朝廷1895年5月20日电令置于一旁,不予理睬,或许他难以立即抽身执行“上谕”,“着即开缺,来京陛见”,率“台省大小文武官员”“陆续内渡”,但是他的下述行为则殊难说清,比如他多方活动周旋,包括跟一些外国人士策划筹建“台湾民主国”,竟然立国号“永清”,于同年端午节前三日(1895年5月25日)悬国旗、着朝服、执大印、通电海内外,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自任“总统”。凡此种种,此时的唐景崧并非高瞻远瞩、耳充目明,而是心事重重,首鼠两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早已失却请缨抗法时的简单干练。他一方面以“台湾民主国总统”名义,在不足十日的短暂时间里公开地开展“外交活动”,幸好未果,让他侥幸地从“千秋骂名”侧旁擦过;一面像一个“裸官”那样,“相机内渡”,暗地里将妻子、细软、家私等悄悄转移内地,还卷倾台省银两行贿朝廷要员,终求得“免罪解职”;另一方面他本来公开声言与台湾民众“共守兹土”,宣示抗日到底,可基隆一沦陷,便立即放弃抵抗,走为上计,撤回大陆,直奔乡梓。这样一来,唐景崧就难免既开罪于朝廷,又背负国人骂名了。从此,他政治名望扫地,灰头土脸、极不情愿地结束了官宦生涯,退隐广西,在桂林榕湖南岸,即今桂林市府所在地建造私宅,号称“五美塘别墅”(今已荡然无存),种菜、下棋、唱戏,安度晚年。他在别墅内搭建亭台楼阁,利用其中有曰“看棋亭”者,编演桂戏,款待官员名流,自娱自乐,消磨残生,自号“退怡庐老人”。
二、晚年唐景崧的文化活动和桂剧娱乐
现在看来,唐景崧的退守乡梓未必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从他的性格秉性、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看,他不适合混迹官场,尤其不适合在高级别官场钻营。易言之,做为曾官阶巡抚高位的他并没有给后人留下多么值得记诵的丰功伟绩,倒是他临死前的七八年在文化中行走,于不经意间却给青史留下了一点足迹。这不奇怪,因为唐景崧首先是一个水平不低的、有想法、也务实的封建大文人。在他退回大陆的几年里,在桂林或主动或被动地做了几件有利于当地文化发展的事情,对历史和后人算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影响。学术界趋于定论,概而说之,较突出的是:
1、创作诗文,整理旧稿,留下著作《请缨日记》《诗畸》《寄闲吟馆诗存》《谜拾》等,当年他请缨自荐,偕同刘永福和冯子材抗击法军的事情经过就记载于此时整理刊行的《请缨日记》里,具有比较丰富的史料价值,不足者有抬高自己、隐晦他人之嫌,但尚可理解。
2、支持变法维新,推动新的文化活动。1894年和1897年,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第二、第三两次入桂讲学,都得到唐景崧的大力支持,他捐钱财办“圣学会”《广仁报》和 “广仁学堂”,推进广西的民主与科学进程。
3、办新式教育。1896年高兴受聘担任经古书院山长,改革教学内容,增设算术、时务等科目,亲自登台,给学子讲解时政,诠释中法、甲午中日之役。两年后,经古学院改建为体用学堂,依然在校内执教,培养了一批人才,曾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自认为唐景崧是其恩师。
4、创新桂剧。唐景崧自从1895年退回大陆,致仕养老桂林,到1903年去世的这8时间里,一直没有离开过桂剧。他建台子,搭班子,编本子,招名角,培苗子,身先士卒,客观上把桂剧艺术推向到一个新的高度。
5、勤勉做事。1896年为经古书院、体用学堂作《奎光楼记》,勒石嵌于桂林文庙奎光楼墙壁,石刻尚存;1897年广西按察使蔡希邠修建南门外虹桥,唐景崧作《重建虹桥记》;1899年作《补衫楼记》,刻于桂林福建会馆,其碑已毁,拓片犹存。 这些文章,他本来以不写,或者说不一定非要他写,但是他不图安逸,积极写了,值得肯定。“气养十年后,眼观千载前”,是唐景崧退休后写的一幅对联,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他晚年的境况。
有人或问,唐景崧毕竟曾官居巡抚何以想到创办梨园,摆弄桂剧呢,和“戏子”厮混?诸位读者多有不知,戏曲乃他一生嗜好,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丢不了的。前述唐景崧出生灌阳,家境贫寒,此地离湖南祁剧发源地祁阳很近,打小就爱好戏曲,和“戏子”在一起,受影响在情理之中,再者他有在京近20年坐冷板凳经历,那段时间其主要去处便是梨园,和“戏子”厮混,他的戏曲雅好就是那时培养、拓宽、提升起来的。那时,他无所事事,成了戏迷,酷好戏剧,结交名伶,各种剧种全盘招收,观摩吟唱,无所不能。晚年退守桂林,闲不住哇,在朝时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如今闲人野鹤,重拾桂剧,自娱自乐不是很名正言顺的事情么?
根据当年桂剧老人的回忆和戏曲史家的研究成果,唐景崧内心上并不在意要当一个名垂梨园的剧作家,他的本意就是消遣娱乐,会客交友,饮酒赋诗,打发时光。他拥有个人乐不如大家乐的雅趣和境界,所以他建台子、搭班子、找苗子、编本子。他搭起的桂剧班子叫“桂林春班”,班子里荟萃了当时盛极一时的桂剧名角,都是这个戏班里的台柱子,后人说这个班子是广西最早的桂剧专门戏班子。唐景崧死后,这些人都活跃在桂剧舞台上,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影响了桂剧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名角主要有林秀甫、一枝花、小崔、周梅圃、唐玉时、苏荣兰、马老二、明才、徐明甫、周宝龙等。“桂林春班”突破传统束缚,打破了不招收女弟子的陈规陋习,不受地域局限,开展演出交流,聘请了一批湖南祁剧名角来充实戏班子,一时间“桂林春班”的影响扩展到省外。这些活动都在唐景崧的五美塘别墅“看棋亭”戏院里进行,当时的文化名流和朝廷官员都成了这里的座上客,自然五美塘别墅就成了当时桂林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高级“贵族会所”。
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康有为第三次游历桂林,讲学之余出了放歌山水之外,其主要活动场所就在唐景崧的五美塘别墅。这年元宵节,唐景崧在别墅里以酒宴和新编桂剧《看花泪》(《黛玉葬花》)款待康有为,席间二人吟诗唱和,情投意合,好不惬意。唐景崧吟出头年除夕所作诗篇请教,康有为当场奉和二首,其一曰:“妙音历尽几多春,往返人天等亦尘。偶转金轮开世界,更无净土著无亲。黑风歙海都成梦,红袖题诗更有神。谁识看花皆是泪,雄心岂忍白他人。”其二曰:“羽衣云被想蓬莱,无碍天风引去来。种菜英雄看老大,念奴歌舞费新裁。起居八座犹将母,坛席千秋起异才。丝竹东山宾客满,不妨顾曲笑颜看。”诗歌中既有康有为悲叹自己人生的遭遇,更有对唐景崧退守桂林做“种菜英雄”,钟情梨园,度曲编戏,不忘时局境况的理解与安慰。
此外,当地官员、名流也假五美塘别墅“看棋亭”做为社交场所。比如两广总督岑春煊,朝廷命官向子振等都曾邀请康有为来此地宴享观剧,席间均有诗词唱和。唐景崧既是主人也是陪客,少不了忙前忙后,打点张罗。一时间,康诗与唐剧传遍桂林的大街小巷,剧中名角也随之声名鹊起。唐景崧自然颇为得意,不惜敞开心扉,倾吐心中块垒,以显世人,有文字为证。他曾为“看棋亭”题写过一副对子,曰:“纵然局外闲身,每到关怀惊切急;多少棋中妙着,何堪束手让人先。”又为亭子左侧的戏台题过一副楹联,云:“台前灯火笙歌,直到收场犹灿烂;背面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凉。”表面已经赋闲在家的唐景崧,其心其实一点也没有闲着,他放不下“功名利禄”啊,种菜、下棋、看戏不过是“且退且珍惜”以图“东山再起”而无可奈何低调谦虚、打发时日的几种遮人耳目的娱乐方式而已。
三、《看棋亭杂剧》版本流传
坊间流传,唐景崧编撰的桂剧剧本曾经合编成册,总名《看棋亭杂剧》(也称《旗亭新曲》)。当初,由桂林三经堂(一说广文堂)刻印成书流行。抗战期间,市面上还可以见到一些爱好者收藏的这种刻本,40年代“西南剧展”上曾有展出,没有标点。1947年11月的《广西日报》(桂林版)副刊《粤雅》上发表过陈迩冬先生校点的《救命香》《九华惊梦》两种,此后逐渐流失,难以寻觅了。1956年,广西剧目鉴定委员会组织人力,“请林秀甫等老艺人据以往演出进行口授,录下了十八个剧本”,因遗失“可中亭”“苎萝访美”两种,便校点、编印了所剩的十六种。如今一般认为,在唐景崧之前,桂戏没有固定的本子,演员演唱凭借的都是其他剧种的演出台本,故而《看棋亭杂剧》是桂剧发展史上第一批为本剧种创作的剧目,唐景崧自然成了桂剧发展史上的第一位剧作家。
如今学术界公认,唐景崧《看棋亭杂剧》本来有剧本四十种,大部分失散。现在主要存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收藏的《五十年前台湾抗日英雄唐景崧手编戏本》(唐景崧幕友倪子乔抄本),有剧本二十种,但很不容易看到;二是《看棋亭杂剧十六种》,系广西戏曲研究室组织力量编印,1982年成书,没有公开发行,仅在内部小范围交流使用。我所见的就是广西的这个本子。
广西戏曲研究室的《编印说明》介绍说:1956年,广西剧目鉴定委员会组织人力,“请林秀甫等老艺人据以往演出进行口授,录下了十八个剧本”,因遗失两种,便编印了所剩的十六种,称为“挖掘本”。“挖掘本”只占唐景崧剧作的五分之二,尽管如此,管中窥豹,还是大体可见唐景崧戏剧的文学倾向与风格个性。
四、《看棋亭杂剧十六种》的文学特点
现将唐景崧十六种剧本名目罗列如下:1、《一缕发》;2、《马嵬坡》;3、《九华惊梦》;4、《游园惊梦》;5、《晴雯补裘》;6、《芙蓉诔》;7、《绛珠归天》;8、《中乡魁》;9、《独占花魁》;10、《杜十娘》;11、《救命香》;12、《桃花庵》;13、《燕子楼》;14、《曹娥投江》;15、《虬髯传》;16《高坐寺》。
当年负责校编的杨荫亭先生写了《顾曲琐见——〈看棋亭杂剧〉十六种校点随笔》一文,附于《编印说明》之后。不久,又发表了论文《唐景崧与桂剧》(《学术论坛 》1984第一期)。杨先生的基本评价是:唐景崧是桂剧发展史上第一个作家,《看棋亭杂剧》是第一批桂剧剧作。最大特色是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具有明显的改良主义倾向;剧本短小而不同于折子戏,主题清晰,情节曲折,行当齐全,冲破旧形式,用桂剧弹腔,不用曲高和寡的高腔,充实了桂剧唱腔,做了创新尝试,某些移植、改编有突破,是一种改革尝试。戏剧方家宋安群先生在读了拙文留言说:“他(唐景崧)将京畿一带的文人戏曲剧目和剧本延揽进桂林,结合本地语言发扬光大,通过频繁持续的演出,培植了一批戏子、名角,使桂剧成熟了起来。因为其剧本的格局是文人化的历史传奇剧,唱腔走皮黄一路,显然更投合市民之需,就迥然有别于也是本地的日常生活题材剧本和小调音乐为特色的民间色彩更浓更受乡镇欢迎的更早些产生的彩调。从此桂林演艺艺术就有了并蒂之花——桂剧和彩调。”
主要不足表现在拖沓、松散,甚至平淡枯涩、重复累赘,等等。杨先生的研究,精微精深,见解独到,所论要言不烦,明白畅晓,所列参考文献有十余种,学术态度严肃认真,叫人感动。以笔者阅读经历,后人对唐景崧剧作的研究似乎还没有出其右者。我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点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从戏剧文学上考察分析,具体而言,唐景崧这16个剧本具有几个鲜明的改编特点。
1、题材广泛,视野宽阔,人物众多。上至西汉,下至清代;春秋正史,义举奇闻;国事家事,风月韵事;帝王显贵,贫民婢女;名流侠客,失意文人;特别是老百姓,如处于社会下层、遭受各种压迫的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均入笔端,犹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
2、源于经典,观众熟悉,反应强烈。十六个本子中有十个改编于文学经典名著,六个取材于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原着经过千锤百炼,经受了时间的无情淘洗。且梳理如下:
取材于《红楼梦》——《晴雯补裘》源于红楼梦52回;《芙蓉诔》源于74-78回;《绛珠归天》源于96-98回;《中乡魁》源于120回;这些红剧有一个总基调:同情弱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赞同对封建统治的叛逆行为。
取材于《牡丹亭》——《游园惊梦》褒扬女性冲破束缚,追求爱情自由的愿望。
取材于《长生殿》——《一缕发》源于《长生殿》中的“献发”“复召”两折;《九华惊梦》源于《长生殿》的“觅魂”“补恨”“寄情” 等三折;《马嵬坡》源于《长生殿》的“埋玉”折。着力表现杨玉环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对双方爱情心理描写细腻,有感染力,偏向歌颂女性忠贞,忽略政治斗争,同情女性悲剧,鞭笞当权者的虚伪及其对女性的欺骗与玩弄,具有积极意义。
取材于《今古奇观》——《杜十娘》《独占花魁》分别为第5回和第39回。表现封建礼教对下层百姓的摧残,和他们追求个性自由的决绝行动。
3、大胆揭露唐明皇,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唐明皇在唐景崧剧本里,完全看不到他做为皇帝曾经具有的文治武功,也看不见他做为皇帝的威严与决断,相反较多地被塑造成了欺骗女性,玩弄女性的行家里手,一个享受特权、维护皇权和封建制度的十足纨绔子弟。唐明皇形象也许从一个小侧面自然透露出唐景崧内心深深潜藏的对封建皇权的怨怼与无奈。
4、多侧面塑造封建妇女形象,宣扬封建妇女的反抗个性。唐景崧集中笔力写了一群很有个性的封建女性形象,她们追求爱情,渴望幸福美满生活,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封建皇权和封建礼教戕害,被欺凌侮辱,命运悲惨;但都有一定反抗性,值得同情关怀,如杨玉环、林黛玉、晴雯、杜十娘、杜丽娘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唐景崧笔下,还有一些妇女形象相对复杂些,不同于传统优秀名剧的塑造,如曹娥、陈淑媛等形象。她们不仅没有反抗封建的奴辱压迫,相反心甘情愿“保护名节”“从一而终”做烈女,成为封建礼教的标本样板,即使沦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殉葬品也在所不惜。前者见《曹娥投江》,剧本根据《后汉书·烈女传》“曹娥投江”故事改编,鼓吹“从父而终”;后者见《桃花庵》,鼓吹“从一而终”,为了赡养婆婆,舍身为娼,为了丈夫母子团圆,新娶妻子,自己不惜悬梁自尽,全心成全。为了所谓“名节”“烈女”之类虚名,什么钱财、性命都可以完全不顾,全部奉献,毫不足惜,明显宣扬、维护了腐朽没落的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观念和秩序。
还有一出《燕子楼》,剧本源于白居易《燕子楼诗》,白的本意是反封建礼教,可唐景崧却反白居易愿意而行,剧中主人公关盼盼是一权贵家歌女,主人去世十年,她甘愿守孝十年,最后“为主人殉葬”,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封建卫道士。
唐景崧鼓吹这些封建糟粕,实在无聊,陈腐不堪,严重悖逆他所处的那个支持新女性,提倡维新的改革时代,也和他支持维新运动作为大相径庭,折射出唐景崧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上的另一面。
5、自我标榜,自我吹嘘,一览无余。主要是借侠客、隐士标榜自身,集中体现在《虬髯传》中的虬髯客张仲坚和《高坐寺》中的隐士高僧方密之身上。他们都成了唐景崧的傀儡,通过他们,唐景崧完成了他对自我的吹嘘与标榜。熟悉原作就知道,在唐代杜光庭笔下,张仲坚和红拂等人的言行是为了烘托“真命天子”李世民,对其海外功业一笔带过,可在唐景崧剧本中,却加重了对海外功勋的描写与歌颂,极尽突出张的侠义举子与海上奇功,甚至不惜参照明代张凤翼《红拂记》传奇,专门设计了了一场戏来表现“远征抚余国”的辉煌伟业。至于《高坐寺》,借明末清初隐士方以智不随流俗、孤芳自赏的逸事为本事,在剧中甚至设计了一个和现实如出一辙的“看棋亭”景观,这就太明火执仗,再明白不过地在借古人之酒杯以浇心中的块垒,托物言情言志,高扬自己了,剧中人方密之实乃唐景崧也,晚年唐景崧并不甘心退守却无可奈何的心境一览无余。
6、注重运用桂林地方口语,通俗易懂,生活味很浓郁,为老百姓喜闻乐见。过去有人评点唐景崧杂剧“词雅意深”,难于存世。我同意杨荫亭先生观点,“词雅意深”“却不尽然”。在语言上,唐景崧剧本固然相当注意用词、用韵及语言结构格式,“但绝非高雅深奥到难为人所理解的地步”。做为出身社会下层的教书先生之家,他熟悉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精通地方语言,自然得天独厚地大量采用桂林地区的口语,比较通俗易懂的。只要读过唐景崧桂剧本子就可以发现,它们大都改编、移植于传统经典剧目,或历代传奇故事和小说野史等材料,故事情节、对话语言有照录的,有改编的,有自创的,穿插杂糅,混合一体。凡改编和自创的用语明显通俗,俚语化,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于流行,所谓“‘词雅意深’难于存世”是不熟悉桂北地方语言得出的不准确的分析。比如《中乡魁》一剧,写宝玉、贾兰叔侄赴考,同时高中,宝玉遁入空门的故事。那年,宝玉19岁,这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第一次出家门。临行前,王夫人对宝玉的关切和叮咛,宝玉遁入空门不归,王夫人、薛宝钗、袭人等一干人各自复杂的心理活动等,通过带有韵脚、节奏的唱词吟唱出来,符合各自的人物身份,通俗亲切,如同今人平时对出远门孩子的依依惜别,叨叨细语,万般叮嘱,无限亲切,无限温馨。这些语言虽有原着可考,却明显有自创成分的。请允许我做一点引述:
王夫人:今日里入场去自家照管,冷和暖须保重切莫等闲。早回来以免得大家记念,我心中许多事难以明言。
宝玉心中却自有打算:今日里出门去我别有心愿,从今后贾宝玉摆脱了尘缘。
当知道宝玉遁入空门,无法回归后,王夫人、宝钗、袭人各自如此吟唱——
王夫人:十九岁中乡魁金榜题名,倘若是儿在家何等欢喜。
宝钗:他自从林妹妹潇湘死后,
那一种疯癫想定有来由,
莫不是将世间繁华看透,
他情愿入空门自在悠游,
抛弃我红颜妇空房独守,
可怜你服侍他枉费机谋!
袭人:我与他虽然是风流暗有,
但未道明走路还是个头,
我若是念恩情空房独守,
对方人笑话我难免害羞。
我若是另嫁人改偕佳偶,
舍不得他待我那种温柔。
背地里自伤心语难出口,
哭得我肝肠断痛在心头。
唐景崧经历过举人、进士的考试,这些唱词应该融入了他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文学是社会生活和作家思想的反应,上述一系列人物无疑从一些角度表现出了唐景崧的封建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不失为与正史之外研究唐景崧其人其事的不可多得的参考材料。
五、结论
总而言之,唐景崧杂剧十六种,形式短小,场面不大,全是折子戏,有的连折子戏的分量都不足,但主题集中,情节曲折,不循旧规,重在娱乐,不在意系统、庞大、复杂。这应该是唐景崧桂剧不同于传统元杂剧和中原地方剧种的显著特色。唐景崧剧目主流是取材于前贤名作,移植、改编多于创造,许多剧本“情节结构和人物行动与原作基本相同”(有些几乎完全一致);许多重要语言“基本相同”(甚至几乎一样),不仅道白与原作道白(或叙述、对话)基本一致,连唱词也由原作唱词稍稍改动而成,虽不好说“抄袭”“剽窃”,但不能称为原创,说移植、改编,是可以成立的。另一个较大不足是错漏较多,随意性大,许多本子擅自改动原作,随心所欲之处明显。杨荫亭先生当年留下一个问题供后人思索,他说:“挖掘本”(《看棋亭杂剧》十六种)何以未能流传的原因有待深考。在我看来,这些本子本身的特点已经决定它不可能广泛流传,或许原因如下:一曰非专业编剧,难获戏剧大家认同;二曰非原创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大都“点金成铁”,容易招来文坛非议;三曰拘囿家园,自娱自乐,难以晋京,融入主流;四曰塞进私货,自我吹嘘,自我标榜,难获政坛首肯,容易招致怨怼;五曰作者人品、文德均有争议,评论者敬而远之,难以传播;六曰地方文化落后,执政当局无意推崇,观众偏少,缺乏发展土壤。凡此种种,历史使然,社会使然,谁也无可奈何!
上一篇:试谈唐叔虞始封的年代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