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年前,“五·四”青年有鉴于“民主与科学”为西方带来的国力强盛,有感于当时之中国没有“民主和科学”而落后的悲惨教训,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呼唤“德先生”,呼唤“赛先生”,掀起了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一思想大解放运动不仅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而且突破了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樊篱——三民主义。“从而使中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运动中,“五·四”青年作为一种社会势力登上了历史舞台,打碎锁链,追求自由,冲破黑暗,寻找光明。因此,“五·四”壮举又是一场改革创新、兴我中华的伟大革命实践。犹如埃及纸草书上记载的人民暴动,美国独立战争的急风暴雨,商鞅身首车裂死而无悔的秦国变法,康有为、谭嗣同宁以鲜血换取天下人的戊戌维新。
九十五年来,关心民族富强的历代进步青年,在“五·四”先驱倡导的“民主”、“科学”两面旗帜的感召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革命纳入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航道,反抗压迫,解放自我,不断开创革命的崭新局面、取得建设的辉煌业绩,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我们可以告慰“五·四”先驱的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许多已经成为现实,并大大向前推进和发展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争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六十余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国民的小康。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根植于国人的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借鉴:吸取人类文明成果,不断地改革创新。由此可以断言:“五·四”青年科学地选择了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也是有鉴于先驱的中国共产党人、历代进步青年的必然的科学选择。
如果不是“五·四”青年的改革创新惠及中国历史,国人也可能至今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封建主义的禁锢、官僚资本家的暴虐,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疆域肢解、贫困落后、愚昧腐败、战争灾荒——黑暗污浊苦不堪言。大家可以设想:不撤销人民公社,不破平均主义,怎么确立联产承包责任制?怎么让那些敲破犁铧都不愿上工的农民,得到吹糠见米的实际利益?不破除划地为牢的户口制度,不撤销农民进城的禁令,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私人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的奇迹又怎么能够发生?国民经济整体得不到长足发展,地方基础建设、全民医疗改革、农民种植直补......又何以实现?没有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没有科学的新发现,没有技术的新发明,在国际上,我们国家会有今天的重要地位吗?“不仰天大笑出门去”,又怎能“我辈岂是同俦人”。一言以蔽之,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改革,就是突破、除旧、破坏、打倒,摧垮阻碍历史发展的旧事物;创新,就是建树、设置、创立,创造富有生命力、顺应历史潮流的新事物。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改革的目的就是创新。就拿“五·四”运动的风暴来说吧,之所以破除旧观念的束缚,为的是中国有个大变革、大发展。
创新是目的,改革是手段。不为创新的改革,就是为改而改,乱改一气,就是脱离实际的乱来哲学。在这方面我们是付出过血的代价的:井冈山时期,王明改毛泽东同志“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于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一九五八年砸锅碗瓢勺炼钢铁、改户户炊烟为吃大锅饭,带来的是三年困难,遗笑天下;“以粮为纲,毁林开荒”破坏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体系。恶有恶报,到头来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是这样,国外也不例外。美国战后,六十年代的青年,自己没有创立出一个新的价值体系,却破除一切传统,结果陷入了迷惘和空虚之中,成为“垮掉的一代”。
改革创新是人类在思索和实践中把握推动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考究起来,源远流长。从《易经》“穷则变,变则通”的革旧迎新的思想,到韩愈主张“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从黑格尔提出事物“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到梁启超呼喊“不破坏之建设,未有能建设者”。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批判旧世界,不断追求新世界的改革创新过程。"五·四”运动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朵很小很小的浪花。
改革创新不仅是个由来已久的客观真理,更是一个当今国家发展的时代命题。我们国家在创新中自强了,在不断的超越中富强了。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创新既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支点,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那我们纪念“五·四”,弘扬“五·四”精神,全面推动民主化进程,热情迎接中华大地“科学的春天”,就应该看重历史的经验,努力培养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勇于砸烂有碍国家社稷的坛坛罐罐,积极投身到深化改革、变革现实的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去。
(东蒙堂沂州费邑卞桥祠 唐守勤)
上一篇:唐洪魁传略
下一篇: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五华诞